曹家榮


研究著作:

★ 期刊論文

2017〈《婉君你好嗎?給覺醒鄉民的PTT進化史》書評〉《考古人類學刊》,第86期,頁183-190。 

2016〈混雜主體:科技哲學中的「後人類」〉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》,第57期,頁47-93。(TSSCI)

2015〈行動通訊的持續完成:「講手機」的俗民方法學探問〉《新聞學研究》,第124期,頁1-37。(TSSCI)

2015〈「流動的」手機:液態現代性的時空架構與群己關係〉《新聞學研究》,第124期,頁39-80。(TSSCI)

2013〈從「道地」到「對道地的想像」:媒介社會中一種社會自我觀察的可能起點〉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》,第46期,頁37-79。(TSSCI)

2013〈理解技術實作:現象學取徑初探〉《社會分析》,第7期,頁1-43。

2010〈與陌生人相遇:技術環境變遷下的公共生活〉《文化研究月報》,第108期,頁71-93。

2008〈MSN Messenger的媒介訊息:從符擔性看MSN人際關係展演〉《資訊社會研究》,第14期,頁133-166。

2007〈資訊科技的權力問題:從網路空間的探問出發談親密規訓與嵌入性價值的常規化〉《資訊社會研究》,第12期,頁179-211。

2005〈資訊時代的媒介速度與愛情〉《資訊社會研究》,第9期,頁267-294。


★ 研討會論文

  1. 曹家榮,2018,〈反思社群媒體數據研究:一種後人類理論的觀點〉,2018兩岸社會議題研究工作坊-科技進展、產業變遷與社會分化,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、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,江西南昌大學。

  2. 曹家榮,2015, “Digital humanities and the posthuman condition”,2015數位人文工作坊:方法與觀點,政治大學。

  3. 曹家榮,2014,〈Don Ihde的技術哲學:在現象學與科學技術研究之間〉,「台灣,妳好嗎?國家、市場與公民社會的再形構」,2014年台灣社會學年會,清華大學社會學系。

  4. 曹家榮、黃厚銘,2014,〈PTT推文與歧異文化:Mob-ility作為游擊戰〉,跨媒介、文化創意與反思:2014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。

  5. 曹家榮,2012,〈實作與技術:另一種技術(社會)研究的取徑〉,台灣社會學理論的創新與傳承:新世代的觀點研討會,佛光大學社會學系。

  6. 曹家榮,2012,〈行動電話實作與流動的個人社群〉,蕪土吾民:2012年文化研究會議,文化研究學會。

  7. 曹家榮、黃厚銘,2011,〈流動的手機:液態現代性脈絡下的速度、時空與公私領域〉,E世代重要議題──人文社會面向研討會,清華大學。

  8. 曹家榮,2009,〈技術化生活形式的實在與秩序如何可能?─ 一個理論架構的提出〉,2009第六屆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,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。

  9. 曹家榮,2008,〈現代自我的建構與裝扮──個體化、身體與認同的實作遊戲〉,2008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:「解嚴二十年台灣社會的整合與分歧」,台灣社會學會。

  10. 曹家榮,2008,〈個體化生活何以矛盾?─論消費社會的潛在分類效果〉,第四屆「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:葉啟政教授本土化研究之反思與前瞻」學術研討會,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、社會學研究所暨教育社會學研究所。

  11. 曹家榮,2008,〈與陌生人相遇!?技術與文化變遷下的公共生活〉,2008年第四屆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,政治大學社會學系。

  12. 曹家榮,2007,〈MSN Messenger的媒介訊息──從符擔性看MSN人際關係展演〉,2007「數位文化及網路研究」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、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傳播科技學系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。

  13. 曹家榮,2007,〈媒介空間與公共領域── 電視與網際網路的公共性〉,《海峽兩岸社會心理現象》2007年第三屆「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」學術研討會,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。


★ 專書篇章

Chia-Rong Tsao, 2018, “A posthumanist reflection o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”, in Shu-Heng Chen (Ed.) Big Data in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. Springer.


★ 科技部計畫

107年度科技部計畫,「數位時代的社會科學:跨領域研究的「實作/協作」如何可能?」(MOST 107-2410-H-128-036-MY2),執行期間:107年9月1日至109年8月31日。